烈火淬匠心的“钢铁战士”
——记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长材事业部转炉作业区高级技师孟祥臣
■孟祥臣在主控室和同事交流转炉设备运行情况
■孟祥臣在主控室和职工进行智能炼钢数据分析
■孟祥臣在主控室进行转炉炼钢吹炼控制
■孟祥臣在炉后出钢位检查钢包底吹系统
■孟祥臣在现场为职工讲解炉衬维护状况
■孟祥臣在工作室结合模型跟同事交流炉衬的构造原理和维护技术
■孟祥臣在工作室给参加技术比武的职工讲解模拟炼钢软件
人物
名片
孟祥臣,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长材事业部转炉作业区高级技师,郑久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始终扎根在生产一线,从事转炉炼钢现场操作和炼钢工艺技术研究,负责炼钢工艺优化,现场操作,降低成本,优化各项工艺指标。他多次参加技术比武,曾获得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唐山技术能手、唐山工匠、河钢集团技术能手、唐钢公司技术状元,在2023年河北省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转炉炼钢工(数字化仿真)总决赛中更是以扎实的现场经验和智能理论模型相结合在全省众多同行业高手中获得冠军。
人物
速写
3月14日,在唐山乐亭经济开发区河钢集团唐钢公司(以下简称唐钢)长材事业部转炉作业区中控室,占据整面墙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转炉作业区众多点位的生产画面。
屏幕前,20多台电脑排列整齐,孟祥臣和工友们坐在电脑前一边观察一边交流生产情况。如今,炼钢工人无需面对高温、噪音、粉尘等恶劣的环境。从原材料的投入到炉料的配比,再到最终的出钢,每一步都需要严谨的计算和精确的操作。孟祥臣对炼钢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无论是原材料的配比、熔炼的温度控制,还是成品的质量检验,孟祥臣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
“炼钢是个细活,比绣花还考验人的耐性。”孟祥臣扎根炼钢第一线,与钢花炉渣日日相伴,从青春年少到年逾不惑,他将青春、智慧和汗水都献给了炼钢事业。
“每一炉钢都要仔细检查炼钢炉的安全生产状况,各项炼钢经济技术指标情况,然后根据指标进行优化调整,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作为一名合格的炼钢工人,最重要的就是踏踏实实地炼好每一炉钢。”
“百炼成钢”,孟祥臣这样总结自己的“工匠”之路。
1
功夫,在烈火中淬炼
走进唐钢长材事业部转炉作业区,1600多摄氏度炉内高温、50多摄氏度的室内温度;伴随着飞溅的钢花,阵阵热浪袭来;设备运转轰鸣,工人须扯着嗓子讲话、挥动双手比划……在这样的环境下,孟祥臣一待就是27年。
“习惯了,就不觉得有什么了。”说这话时,孟祥臣只是微微一笑。然而27年前,他第一次走进炼钢车间时,也曾被这环境所震撼。
“虽然我出身于农村,也下地干过农活,在学校也算是接触了一些。但是当我正式步入工作后,发现很难适应现场的环境。那时候炼钢还没有现在这么高的自动化水平,现场的作业环境非常恶劣。炼钢炉内钢水沸腾翻滚,为了防止高温灼伤,每天必须穿戴全套防火材料制成的防护装备,一般人穿上这哪怕站着什么也不做就会汗流浃背,当时还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来回奔走送样。”那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孟祥臣一直奔跑在取样、测温,备料,加料的基础工作中,他的脚步从未停下,一年穿坏了4双质量非常好的劳保鞋,刚上班不到三个月的孟祥臣也从128斤瘦到了108斤,当时有很多与孟祥臣一起毕业后进厂的同学们都放弃了这一行选择离开。
“我向来不害怕前方,你不往前走,怎么会到达想要到达的彼岸呢。”忍着高温、烟尘,孟祥臣扎扎实实从学徒做起,跟着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车间里学了一套炼钢本事。
孟祥臣告诉记者,刚参加工作时,他就和被誉为“华夏第一炼钢工”的郑久强分在一个车间。“郑师傅在二号炉,我在一号炉,我们两个的炉座紧挨着,又同属一个点班,郑师傅严苛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言行举止对我们有模范引领作用,而且对待生活积极努力的态度也一直影响着我们。”
当时孟祥臣是炼钢工末助手,而郑久强已经是可以独当一面的炼钢炉长,但即使面对师傅,孟祥臣也想争一争。“那时候为了提高炼钢效率,我们班组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班组和郑师傅班组每天都在比着谁出的钢多、质量好。有时候甚至为了抢速度发生争执。虽然私底下是师徒、好兄弟,但在工作上争起来一点都不含糊。”
毫不夸张地说,郑久强与孟祥臣是“不打不相识”结下的真感情。“郑师傅当时可是我们大家的偶像,他炼钢时有个指挥出钢的动作特别帅,那时候还是通过肉眼观察钢样,目测钢水温度,含磷量的多少,根据经验判定是否合格,如果钢样合格,郑师傅会比划指挥棒出钢,开出钢车的人接到讯号就会把车开过来,开炉点火当时也只能是炉长亲自去完成。”说这话时,孟祥臣的眼中流露出别样的神采。
师傅下达出钢指令时帅气的动作吸引着孟祥臣,也正是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孟祥臣从炼钢末助手逐渐成长起来。2011年,他成为转炉作业区炉长。2012年获评“唐钢劳动模范”,成为唐钢第一个当炉长不足一年就评上公司劳模的。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孟祥臣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但在同事眼中,孟祥臣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是唐钢精神的体现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对钢铁事业的无限忠诚。
2
匠心,在一次次比武中锻造
2023年4月12日,在“河钢杯”第十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全国钢铁行业竞赛)比赛现场,在L5A-04座位前,孟祥臣的身影显得格外专注。参赛选手们都聚集在各自的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的是炼钢仿真软件界面。这个平台以高度精确的算法模拟了现实中的炼钢过程,从原材料投入、熔炼到最终的合格钢水,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确控制。孟祥臣前方的屏幕上,一幕幕仿佛真实的炼钢画面在变换,火焰的橙红光辉映照在他坚毅的脸庞上。
转炉炼钢工项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7名选手参加,比赛涵盖了炼钢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知识答辩、岗位操作知识考试、计算机仿真模拟炼钢等多个环节。不仅是对钢铁行业职工技能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对他们毅力和决心的严峻考验。
虽然孟祥臣对炼钢的每一个环节了如指掌,但面对这个高科技的模拟竞赛,他的内心既有些许紧张也有强烈的好奇。他知道,这次竞赛不仅是对传统炼钢技能的一次检验,更是对适应新科技、新挑战能力的一种考验。孟祥臣深呼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中的波澜。
随着比赛的开始,他的手指灵活地在键盘上跳跃,鼠标点击精准有力。他完全沉浸在了模拟炼钢的世界中,心中默念着每一步操作的关键,就像多年前他初次站在炼钢炉前一样,那份对钢铁的热爱和对工艺的尊重再次燃起。
其实为了这次比赛,孟祥臣已经准备了四年。早在2019年3月份,当时唐钢推出了一项淘汰机制。这一机制旨在从众多候选人中筛选出最优秀的代表参加这一全国性的竞赛。选拔过程异常严苛,以月和周为单位,通过线上无纸化答题的形式进行,每一次答题后,都会有记分产生,而选手们的分数将决定他们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低分者将被淘汰,而幸存者将面临更为复杂的考核,如对现场突发情况的判断及处理能力的测试。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孟祥臣和其他参赛者一样,经历了层层筛选。最终,只有两人能够留下来准备参加国赛。“这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奥运会中的主选手和陪练,永远处于竞争之中,却不会明确告知谁是主选手。这种策略激发了我们的最大潜能,保持持续的竞争状态。”
孟祥臣的日常是与数以万计的题库打交道,每天都在计分和公布成绩的压力下度过。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孟祥臣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和稳定的发挥赢得了唯一参加这场汇聚了行业最顶尖人才的全国钢铁行业竞赛的通行证。
“在到达邯郸比赛现场时,我了解到参赛选手的构成颇为多样,其中不乏高学历的竞争者,有5位博士生参赛,持有本科学历的选手更是占绝大多数。在这样的知识水平分布中,我意识到自己在现场的年龄排行中位列第三,这无疑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尤其是在当前竞赛普遍偏重理论知识的背景下,孟祥臣的年龄成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尽管我深知自己面临着种种不利因素,包括年龄上的劣势和理论知识的竞争,但我明白,只有硬着头皮迎难而上,才能在这场比赛中争取到一线生机。因此,我调整了心态,准备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应对这场考验,不仅为了个人荣誉,也为了不辜负公司对我的期望和所做出的支持。”孟祥臣说。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孟祥臣采取了一种非常刻苦的复习方法,他不仅阅读了竞赛大纲的理论书籍,而且为了加深记忆,他一次次抄写书中知识点,每本书都至少抄写了5遍。
在这场技艺与智慧的较量中,孟祥臣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充分的技术积累和比赛中沉稳的心理状态,取得了综合成绩排名第5的佳绩,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几个月后,当他站在2023年河北省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转炉炼钢工(数字化仿真)总决赛赛场上时,以扎实的现场经验和智能理论模型相结合在全省众多同行高手中获得冠军。
3
创新,在精益求精中传承
在师傅郑久强眼里,孟祥臣“很灵光”,因为他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而且一学准会。
正是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实态度,使他在20多年的炉前实践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绩。
随着国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唐钢长材事业部也在不断探索绿色生产、智能制造的新路径。孟祥臣和他的团队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转炉作业区的成本指标压力前所未有,面对巨大成本降低额的严峻考验,孟祥臣制定了9项降成本目标和27项降成本措施,厉行节约,并通过各项小指标竞赛,充分调动工人们降成本的积极性。通过不断优化操作,最终克服了因铁水硅高给转炉操作带来的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事业部成本挖潜目标。
在孟祥臣的带领下,转炉作业区的工效显著提升,产品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终点氧位的高低直接影响钢铁料消耗、合金料消耗以及钢水的纯净度,孟祥臣把这一指标作为重点攻关项目,通过与先进企业对标,确定目标。刚开始,终点氧位合格率仅能达到50%左右。通过跟踪每一炉钢的吹炼情况,积累数据,大家利用班后会逐炉对不合格炉次进行分析,最终找出了解决的措施,通过提高一次拉碳率、窄温度范围控制来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目前,终点氧位合格率中碳钢、低碳钢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冶炼精品板材用钢,对钢水洁净度要求非常高,而磷含量的控制是冶炼关键,也是令冶金行业同仁头疼的一个大难题。孟祥臣从提高转炉脱磷效率,保证转炉终点高拉碳入手,深入分析磷在冶炼前期、中期和末期的氧化情况,寻找提高钢水洁净度的解决方案。面对1000多炉钢,每一炉钢的10个关键控制点,孟祥臣带领工友们都逐一分析,将每一个最佳控制点记下,再分析当时的操作方法,固化最佳操作模式,最终形成了延长前期和末期吹炼时间,缩短中期冶炼时间的“孟祥臣两长一短高拉碳控制法”,钢水洁净度显著提升,转炉冶炼综合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孟祥臣不仅自己在业余时间阅读专业书籍,还带领着工友们一起提高,他加大对工人们的培训力度,开展提高操作水平攻关,每月都要开展一至两次炼钢工技术操作研讨会,不仅有效提高了工人们的技术操作水平,也激发了大家学习炼钢知识的热情。
如今的唐钢,已跻身世界级大型钢铁企业行列。在孟祥臣看来,这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担当:“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创新炼钢操作,展现一名新时代炼钢工人的风采。”
■文、图/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耿诺冰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