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河北大工匠】龚英强:电力检修一线的“龚三多”

    寻访河北大工匠——工匠精神在现代闪光


    ■做实验已经成为龚英强工作中的一部分
     
     


     
        工匠速写

     


        瘦高个、不善言谈,是龚英强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只要和人谈起技术创新,他就像一个“话唠”,想拦住话头都难。

     

        在峰峰矿区供电公司,龚英强是一位“名人”,说他是“名人”,并不是因为他的职务高,而是他创新的成果多,获得的获奖证书多,创造的经济效益多。因此,同事们给他起了个“龚三多”的绰号。峰峰矿区供电公司领导说,技术难题交给小龚,算找对了人;与他朝夕相处的徒弟说,师傅将他的技艺毫不保留地倾囊而赠;他的爱人说,他睡觉说梦话都说的是技术创新的事。

     


        人物名片

     


        龚英强,国网邯郸市峰峰矿区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先后获得峰峰矿区“十大杰出青年”、邯郸供电公司“十佳创新明星”、邯郸供电公司“工匠”、邯郸供电公司创新创效拔尖人才,河北省电力公司优秀专家人才,邯郸市“劳动荣誉奖”获得者等近20项荣誉称号。以他名字命名的“龚英强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研发创新成果23项,其中《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测温终端》和《具有远程短信报警功能的电流互感器保护装置》等四项创新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国家专利。

     


     
    ■龚英强向创新工作室成员讲解创新项目要点

     


        1

     

        农家娃靠钻研

     

        成为创新“大咖”

     


        “在老家上初中时,晚上有两节晚自习课,那时停电是常事,停电使学生不能正常上课。”说起对电的向往,龚英强有谈不完的话题,这也是他高考填报志愿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首选的原因。

     

        2006年,龚英强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地分配到了电力部门——国网邯郸市峰峰矿区电力公司彭城变电站,担任变电值班员。初到变电站时,这位从革命老区磁县走出来的农家娃,心里非常忐忑,他深知变电运行责任重大,技能水平要求高,唯恐因自己的一时不慎,导致电力设备不能安全运行。

     

        令峰峰电力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位从变电站运行一线成长起来的毛头小伙子,经过自己多年的学习、探索、实践,成为了职工技术创新领域的“大咖”,多项技术创新成果解决了制约电力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

     

        “在电力系统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是经常发生的一种异常情况,虽然单相接地不构成短路回路,但长时间接地不仅会降低设备绝缘的安全性能,而且还会导致主设备损坏而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龚英强的徒弟柴磊介绍说,他的师傅为缩短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查找时间和故障排除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

     

        缩短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查找时间和故障排除时间,首先要找到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的原因。龚英强和他的创新工作室团队,把《缩短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查找时间》作为课题进行了立项。他分析了导致单相接地故障的因素:导线断线落地或搭在横担上、配电变压器绕组绝缘击穿或接地、瓷瓶开裂、雷电和树木短接等。经过对比分析和长期观察,终于找出了造成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查找时间长的症结点。

     

        龚英强创新团队通过调查分析论证,找出了小电流接地、PT保险熔断、谐波等之间的差别,通过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差别实现自动研判和故障推列表。龚英强介绍说,如果处置不及时,极易造成击穿绝缘,引起相间短路,损坏设备,进而引起事故扩大。

     

        “为解决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当初采取的方案是加装接地选线装置。”龚英强介绍,此方法适宜人工值守变电站,但不适宜无人值守变电站,方案被推翻了。他和创新工作室成员开拓思路,从安全、经济、有效等方面着想,用排除法对创新方案进行了一次次地细化、优化和评估,并根据“5WIH”的方法,研制出了自动化系统故障自动诊断报警装置。

     

        龚英强介绍,自动化系统能通过实施检测和计算各变电站母线的三相电压值,电网故障和电压、电流等出现不正常反映时,通过报警模式,达到了预定的报警效果,不仅有效地缩短了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查找时间和故障排除时间,还提升了供电设备安全运行。
     


    ■龚英强自主研发电路运行监控系统

     


        2

     

        创新成功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龚英强的爱人在涉县税务局工作,每周一到涉县上班,周五下午返回磁县的家。“峰峰距离我们的家,开车不足半个小时,英强为搞技术创新,半月二十天不回家是常事。有时我们一个月也难得见一次,电话他也很少打,只要是他主动打电话,十之八九是他的创新项目成功了。”龚英强的爱人说。

     

        以前,基层变电站的夜间照明,靠当值人员进行人工控制。随着电力系统大运行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基层变电站由有人值守逐步实现了无人值守,变电站值班员利用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的监控负责变电设备运行以及电网的监控任务,而传统的依托人工控制的变电站照明,显现出夜班值班员利用监控系统遥视设备运行情况时,无法开闭照明,不利于故障研判,若采用光控和定时开启照明功能,虽能满足常规性遥视,但遇有突发性事故或需要关闭时,无法远程进行关闭照明,造成电能浪费等弊端。

     

        龚英强和他的创新团队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利用电子原理绘制了《基于Web技术的无人值守变电站远程灯光控制》草图,并按照站端和远端“两地”远程控制灯光进行实验,结果却失败了。他们没有被失败吓倒,经过对图纸原理进行修改,增添了远方、就地转换开关,使远程灯光控制由局域网计算机、交换机、服务器、控制终端及继电器等组成,将控制终端设在受控变电站,与照明回路、内网交换机相连接,局域网电脑向终端控制模块发送指令,终端模块分析、处理、控制远程照明。龚英强介绍,实施后每年可为公司节省电费56万元。

     

        “我师傅是个有心的人,别人习以为常的事,他却能从中找到创新的灵感。”龚英强创新工作室成员朱利峰心有感触地说。

     

        变电站的综控室、开关柜等受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温湿度也会随之变化。龚英强介绍,温湿度的变化如果超过安全极限值,会给设备安全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龚英强和他的创新团队,为解决变电站综控室、开关柜等部位的温湿度升高问题,确保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二次保护、自动化和通讯等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提出了为变电站研制温湿度远程测控装置。

     

        龚英强介绍,在研制变电站温湿度远程测控装置时,为提升检测温湿度的精确度,并具备测控无局限性和具有数据处理、报警等功能,运用了温湿度传感器、电源适配器、温度传感器、天线等,将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采集终端上,放置到被检测环境中,利用Zigbee无线通讯向协调器上传温湿度数据值。

     

        为使检测系统通过报警具备远程控制功能,龚英强利用局域网计算机管理软件设置了超温湿度数据值报警功能,但远程控制空调温度达到控制温湿度数据值成为了一道难于跨过的鸿沟。龚英强多少个不眠之夜,是在创新工作室里度过的,图纸草图就绘制了上千张,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自控除温湿成了一只“拦路虎”。

     

        龚英强为此苦思冥想,一连多天没有回家,也没给爱人打电话。一天深夜,躺在创新工作室沙发上的他,想到了人的大脑。“大脑是人的思维中枢,是指挥行为的指挥部,如果加装个协调器,不是就能解决远程控制温湿度了吗?”龚英强说,加装了协调器,困扰多日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龚英强展示自主研发的手机APP设备巡检运行系统

     


        3

     

        “二维码”

     

        解了检修大难题

     


        峰峰矿区供电公司下辖11座35KV变电站,人工值守时,站内值守人员每周对运行设备检测一次。变电站改为无人值守后,公司安排两名职工驾车进行巡检。

     

        “巡检一座变电站需2个小时,路上需要一个小时,一天仅能对两座变电站进行巡检。”龚英强介绍,这样既浪费人工,又浪费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龚英强白天想、晚上想。龚英强创新工作室成员、供电公司安全总监谢洪海介绍,英强白天忙工作,下班晚上搞创新,有时候为了验证一个问题,他连续好几天一下班就往现场跑,嘴唇上都起了火泡。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龚英强从用手机二维码扫描功能验证酒的真伪中找到了灵感。一次,龚英强和朋友去饭店喝酒时,一位朋友为验证酒的真伪,用手机二维码扫描功能扫外包装的条形码,很快价格、生产班次、批次号等信息一目了然。

     

        龚英强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的思路,为基层变电站的变电、输配电设备设置了电子标签(二维码),运用互联网技术,并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巡视任务,扫描电子标签进行设备巡检。龚英强介绍说,电子标签(二维码),就如同人的身份证一样,设备的运行情况、存在的故障等各种信息都能显示出来。

     

        在峰峰矿区供电公司35KV羊台变电站,龚英强为记者演示了一番:他利用手机APP软件在欲巡检的设备二维码上扫描,手机页面上便显示出了:检修试验记录、上次巡检日期、存在缺陷及巡检重点注意的事项等信息一目了然。龚英强介绍说,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手机APP软件上设置语音提示,发现设备隐患、故障时通过拍照、录像、文字描述和创建缺陷工单等方式,对现场设备的异常情况进行视频资料采集和上传,设备运行管理人员通过后台可实时查看巡检结果,加快了设备巡检运行管理规范化、信息化进程,减轻了巡检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巡检工作效率。

     


    龚英强在变压器站进行线路巡查

     


        4

     

        倾囊传授让徒弟成为技术骨干

     


        在峰峰矿区供电公司,一份“特殊”的师徒合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说它特殊,是因为师傅是1984年出生的龚英强,徒弟是1973年出生的张红艳。徒弟比师傅大了整整11岁,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好奇。

     

        事情是这样的,2016年,龚英强在河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挂职锻炼时,收下了张红艳这个徒弟。张红艳是河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电网运行培训教师,曾先后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术教育技能竞赛个人第一名”“河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张红艳介绍说,拜小龚为师后,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使她在培训教学方面提升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峰峰矿区供电公司,如果哪位职工被龚英强收为徒弟,或被吸纳到创新工作室,那是特有面子的事。因为职工们知道,跟着龚英强能学到真本事。龚英强说:“我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只有更多的职工掌握了技术,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搞得更好。”

     

        在峰峰供电公司,不论领导还是职工,都习惯于将“龚英强创新工作室”称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和创新骨干孵化基地。也的确如此,除他本人是河北省电力公司优秀人才外,谢宏海、赵博成为了邯郸市供电公司的优秀人才,张文清、柴磊和田玮华等5人也成为了峰峰矿区供电公司优秀人才。为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职工,龚英强将自己多年记录的工作日志毫无保留地放到了创新工作室室,供大家借阅。柴磊介绍,他的师傅在被峰峰矿区供电公司聘为职工技能培训兼职培训师的同时,还多次受河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和河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保定分部等邀请前去授课。

     

        “创新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扑下身子埋头钻研,才能收获成功。”龚英强说,助推当地经济腾飞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哪一样也离不开电。他知道,他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文/本报记者孙广军 图/本报记者杨磊涛
     
     

    • 责任编辑:
    • 编辑:

主办:河北工人报社
投诉电话:0311-87017171 0311-87015356 传真:0311-88613045 Email:hbgrb@126.com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 王金胜律师
冀ICP备12018813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015356、87017171  举报邮箱:hgxinwenwang@126.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